根据安徽省政府发布的《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到2020年,全省将逐步在16个市部署医学救援直升机,按照“100公里至150公里飞行半径、接报后15分钟起飞、30分钟到达”的标准布局,打造覆盖全省的“黄金一小时”生命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建成全境、全时、高效的直升机医学救援体系。
据悉,安徽省将确定统一的直升机医学救援呼叫号码,设定专用频率,并向社会公布。根据相关要求,专业医学救援直升机,应选择在国内外应急救援中久经考验的机型,由合作通航公司可以提供。通航企业一定拥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35部运行资质,直升机必须配备通过适航性认证的机载医疗急救设备(呼吸机、除颤监护仪、注射泵、吸引器)。合作通航企业由各市政府通过公开对外招标等方式自行选择。有条件的市,可以采购医学救援直升机,组建直升机医学救援队伍。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金汇通航在安徽省开启直升机医学救援以来,总计完成15起实际案例,包括院前救援、器官转运、院间转运等。
2017年11月15日,滁新高速阜阳颍上段发生较大交通事故,金汇通航接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成功救援一名伤者就近送往淮南东方医院,救援飞行用时37分钟;2018年8月9日11:20分左右,蚌合高速长丰到合肥92K附近,大客车追尾货车,导致多人受伤,另有3名人员被困。金汇通航接到救援申请后,立即启动直升机应急救援机制,飞往现场参与救援,13分钟后,成功将一名伤者送往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
“直升机救援对起降场地、实时天气等要求很高,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不容易。省内有直升机专用停机坪的医院很少,很多时候只可以通过地面120将患者转移到能够供直升机起降的操场或开阔空地。”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安徽省仅合肥、蚌埠部署了医学救援直升机,并建有适合起降的停机坪,数量相对较少。
根据《方案》要求,逐步在全省16个市部署医学救援直升机,相应配套建设停机坪和机库;在合肥、蚌埠、芜湖3个市增设直升机配件及维修器材仓库,负责全省医学救援直升机定检和维修。61个县(市),每个县(市)设置1-3个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在黄山、九华山等重点旅游景区和大流量、长距离以及事故易发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据悉,安徽省实际使用的直升机专用停机坪约15个,完全不足以支撑安徽省14.01万平方千米辖区面积及6254.8万人常驻人口的救援需求。
《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省培训1500-2000名合格的随机医学救护人员。救护队伍人员由医师、护理人员组成,定点医院负责组建。每次救援过程至少配备2名医学救护人员,负责转运过程中随机医学救护工作。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目前使用“医疗机构+企业单位”的模式,即上机医护由合作的医疗机构(医院或120急救中心)派出,上机医护均已经过通航公司可以提供的直升机医学救援专业相关知识培训。
“上机实操时间短,有些医护经过了培训也不能完全胜任实际救援。”业内的人表示,目前,全省仅安医大一附院及合肥市120急救中心等几名医护完成过实际的跟机救援任务。今后建立随机医学救护队伍,刻不容缓。
12月20日,记者从太原市卫生计生委和太原市民政局联合召开的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太原市通过政府推动、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已初步形成综合医院老年康养、精神专科医院办养老、养老机构办医疗、医养联合体协作、家庭医生签约5种医养服务模式。
今年去医院看过几次病的人一定能很明显感受到,现在的看病流程、细节和过去不一样了。
昨天,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办法明确了涉及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等的欺诈骗保行为。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央广网合肥12月11日消息(记者王利)日前,《安徽省直升机医学救援工作方案(试行)》对外发布。今后,安徽省将逐步在全省16个市部署医学救援直升机,原则上每市1架。按照计划,到2020年,安徽省将基本建成全境、全时、高效的直升机医学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