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看不见”的防疫战场。在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除了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等奋战在抗疫一线,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人员。在公众的视线之外,他们同样冒着巨大的风险,在防控一线默默地工作、奉献着。
因为存在着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医疗废物(俗称“医疗垃圾”)也被称之为“顶级杀手”,处理起来尤其要专业和小心。更何况,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医疗废物。
连日来,记者深入一线名确诊患者和多名隔离观察者的四川乐山市人民医院城南病区和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医废处置厂,见证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的全流程。
据介绍,疫情医疗废物垃圾处置成功与否,关系着阻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否守住,车间操作工则是最后一个与病毒“亲密接触”的人。而自疫情发生以来,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全部取消休假,无一人缺席,守卫着这最后一道防线。一位车间老员工说:“病毒这么凶,谁不怕?但是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干啊!”
位于乐山绕城路上的乐山市人民医院城南病区,原本是乐山市肿瘤中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这里被改建为乐山市新冠病毒肺炎定点医疗救治点。
2月3日15时许,一辆厢式小货车驶进了这个院区。这是一辆特殊的医疗废物垃圾转运车,接到医院的通知后,专门来收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医疗废物。了解到,在疫情发生后,乐山确诊的2名患者均在这里救治,此外该院区还接收了多名隔离观察者。那么,新冠医疗废物将如何安全地收集和清运处置,避免二次传染?
“在隔离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会用双层专用垃圾袋做包装,贴上‘新冠’标识,标明时间、地点及垃圾性质等信息,统一存放在暂存间。”据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转运前会喷洒消毒液,并再加双层专用垃圾袋,放置在黄色专用转运箱中进行转运。
待车在警戒线外指定位置停好后,“全副武装”的驾驶员和押运员跳下车来,他们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和手套,同样“全副武装”的医院工作人员迅速搬出一个个黄色的专用转运箱,经过称重、登记,再一一转运上车。双方签字,确认交接信息。
交接单据信息数据显示,当天转运的新冠医疗废物有18箱,共80.4公斤。这车医疗废物随即被运往隶属于乐山城市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的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医废处置厂。
根据规定,新冠医疗废物实行专人专车运输。驾驶员颜松,29岁,乐山市中区凌云乡人。“辛苦不单单是身体上的,这还是一项高风险、易被感染的工作,压力大。”颜松坦言,当前全国上下共同抗疫,他更感觉自己“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据乐山城市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垃圾处理中心副部长黄磊介绍,所有的医疗废物收运回来后都有必要进行高温蒸煮,温度控制在134℃,蒸煮时间60分钟。不过,与一般的医疗废物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疗废物需要带箱一起蒸煮,蒸煮后也不再进行破碎。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这些医疗废物的特殊性,也只能单独蒸煮,不能与一般医疗废物混煮,同时操作人员一定全程穿戴好全套的防护装备。尽管车间里的温度并不太高,但穿着隔离服密不透气,操作工肖文学说:“口罩基本是一个小时就全湿透了,必须得换,一天一个人至少要用10个以上,但隔离服必须节约着穿了。”据该中心统计,从1月25日至2月4日,已经收运处理新冠医疗废物1396.47公斤,口罩类医疗废物393.11公斤。
颜贵明,今年51岁,是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医废处置厂的一名一线员工,在处置车间负责对医疗废物进行高温蒸煮工作。颜贵明说:“病毒这么凶,谁不怕?但是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干啊!”
53岁的朱学龙则从事化验、机修和电工三项工作,也是一名已经工作四五年的员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后,看到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当护士的女儿两次主动请战要求到一线隔离病房,老朱深受鼓舞,也很自豪,“不管在哪个岗位,我们大家一起投入战疫!”
2月5日,记者在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医废处置厂厂区看到,几名工人正在搭建板房。原来,整天与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打交道的10名处置车间操作工集体申请在厂区隔离居住,已获公司批准。对此,车间班长肖文学的话很朴实,“这样既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又能防止疫情扩散。”
据了解,乐山市垃圾处理中心一共41人,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全部取消休假,无一人缺席,所有疫情有关的垃圾都做到了当日收集、当日转运、当日优先处置、专车专送,并优化运输线路,最大限度与人群保持安全距离,努力守卫着阻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