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经济政策上所犯的一大失误,就是把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理解为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量富裕,要求全国人民都在一个起点上搞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甚至抑富济贫,刮“共产风”“割资本主义尾巴”。这种不允许有差别的做法,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损害了贡献大的地区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导致共同贫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承认差距,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其生产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允许和支持“部分先富”,才能充分的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发挥长处,克服坏因,才能充分调动不一样的地区的人们创造财富、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一部分人和地区的“先富”才能对大部分人和地区起到表率和激励作用。可见,“部分先富”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并能够对经济运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的。
“部分先富”的政策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物质财富的充盈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人们的文化水准。1984年初谈到深圳之行的感受时说:由于在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就业增多,收入增加,物质条件也好多了,深圳的治安比过去好转,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同年10月,他在谈及苏南地区经济率先发展,苏州地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接近800美元,生活水平有了迅速提高的事实时,特别指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自己拿钱办教育,违法乱纪、犯罪行为大幅度减少。他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了,文化水平提升了,人的工作就好做了。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部分先富”的政策,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逐渐完备,慢慢的变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党中央在一系列重要文献中,一再肯定和强调了这个政策的重要意义。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着重分析了“部分先富”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步骤上的作用,指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987年党的十三大从按劳分配的角度肯定了这个政策,指出:我们的分配原则,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在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部分先富”政策被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内容之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的方法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以利于全体人民和各个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慢慢的变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当然,在提倡“部分先富”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劳动者勤劳致富、合法经营。如果违反国家的法律,钻政策的空子,搞歪门邪道,为自己“先富”而不择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是有害的,必然要妨碍全体人民的致富目标。因此,国家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和调节,并从法律上堵塞漏洞,加强法制,这样才可以使“部分先富”的政策更好地起到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一条根本原则。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的思想,我们采取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大政策,有效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大政策,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规律。1989年2月,在会见布隆迪总统布约亚时说:“我们是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不一样。要我们所制定的政策都能照顾到每个方面,是不可能的。总有一部分人得益多些,另一部分人得益少些;就是得益少的那部分人生活也比过去好得多,但是还要发牢骚。我们的事情又好办,又不好办。好办的是举国一致,十亿人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拥护发展的策略;难办的是完全照顾到十亿人不容易。”“总之,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要解决,也可以解决的。”在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过程中,出现差别是正常的。但是,要努力防止收入分配的过分悬殊和地区差别的逐步扩大,避免两极分化。指出:“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穷的地方的发展。”先富起来的地区要采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等办法帮助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同时,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运用法律、分配政策和税收等手段,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缓解社会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社会矛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老人、未成年人、失业和低收入人员的基本生活。
建设和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是中国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目标。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中国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奠定了国民经济逐步发展的基础。在这期间,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一度失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曾经中断。粉碎“”后,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经过一段不切实际、急于求成的“大干快上”之后,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等以往就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更突出地显现出来,现实已表明,按照以往的方法搞现代化建设是行不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性转折,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的新路。(高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