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浙江经济正经历转型阵痛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地发展,先发优势不再,资源约束加剧。站在新旧交替、动能转换的节点,这同样是萦绕在许多企业家心中的难题。
2006年2月23日,习同志赴宁波围绕自主创新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考察了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仔细地了解企业自主创新等情况。1个月后,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召开由此加快了探索浙江特色自主创新路子、引领经济转型的步伐。
17年来,在“单项冠军”之城宁波,无数企业在用实践回答这一命题。回访习同志曾经调研过的企业,海天集团把注塑机做到了世界第一,海伦钢琴与全球一流钢琴制造商同台竞技
日前,记者与宁波市科技局党员干部等一起循着习同志的浙江足迹,走进公司制作车间、研发实验室,在寻找答案的路上,领略科学技术创新路上的无限风光。
春夏之交,海天集团江南路厂区一派繁忙。阀板车间内,6条自动化生产线个工作台,有条不紊运行,“工业4.0”魅力四射。
“这个智能化车间,从设计到集成都是我们自主完成的。”海天集团总裁张剑鸣轻松的语调中透着自豪,但他心里明白,自主创新这条路,海天集团走来有多不容易。
当年,在张剑鸣攀登“高峰”正吃劲的时候,习同志的到来,带给海天人“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无穷力量。
张剑鸣永远都不可能忘记,习同志来到海天集团的那一天。“当时,习同志沿着一长列机器边走边看,走了整整一圈后,询问我们关于注塑机的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当得知我们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时,习同志点点头说这不简单,给予我们鼓励。”这一句肯定,令张剑鸣每每想起都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调研中,习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为重点,逐渐完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分的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一论述在当时看来是十分超前的,非常契合浙江民营经济的实际。”回想起来,张剑鸣和身边企业家朋友无不感叹,对那些下决心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企业来说,这真是一场及时雨。
“当时,我们的注塑机销售规模已达全球第一,但从技术角度看,还不是第一。”张剑鸣说,此后,海天集团坚持每年拿出出售的收益的5%左右用于研发技术,不断迭代注塑机技术,从速度、精密度、节能、环保等每个方面向“世界第一”目标发起冲刺。
2010年,张剑鸣提出了“大机二板化,小机电动化”的技术发展思路。之后,每隔一两年,海天集团就能拿出一款“创纪录”的拳头产品。今年4月,海天集团最新研制的第五代注塑机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全球采购商的目光。
市场要说明,企业就研发什么。将注塑机做到全球前列的同时,海天集团又瞄准精密数控机床、金属成型等相关产业领域,推动全产业链产品实现自主制造。
迄今为止,海天集团已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拥有授权专利1000余项,实现注塑机所有部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占年销售额100%。张剑鸣感慨地说:“当年的期许,我们做到了。”
海天集团是一个缩影。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数拿出了一组数据:当前,宁波全社会研发投入90%来自企业,80%来自规上工业公司。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在宁波得到了生动诠释。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底子薄,在研发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自主创新如何破题?
当年调研中,习同志曾提出:“借梯登高是妙招!”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伦。习同志到访时,陈海伦从钢琴零部件生产转型做组装刚刚两三年,还在事业的起步期,也曾困惑于此。
“钢琴起源于欧洲,在欧美国家已发展了300多年,沉淀下大量的技术与人才。我们想要实现追赶乃至超越,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聚拢国际人才。”陈海伦说。
记者跟随陈海伦走进钢琴总装车间。200多米的轨道上,百余架钢琴整齐排列,几位来自德国贝希斯坦钢琴的技术专家正在指导工人上弦、整理、调音,清脆琴声不时响起,陈海伦娴熟地敲击着琴键,俨然一个“老师傅”。
这些年来,陈海伦高薪聘请了奥地利钢琴制造大师彼得维莱斯基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钢琴大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这些造琴技艺一流的工匠,帮企业攻克了许多钢琴制造的工艺难题。
外国专家的加盟,帮企业实现了传统组装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融合,海伦钢琴的音质、音色日臻完美。陈海伦回忆,“那时,公司每年的利润也只有四五百万元,给外国专家的薪资就占了一大半。”
从贴牌到自主研发,海伦钢琴仅用10多年时间,就赶上了世界钢琴发展的脚步。“一架钢琴约有9000个零部件,目前我们已有九成以上实现自主研发,并且每年都有改进。”陈海伦自豪地说,截至目前,企业自主研发了16项核心技术,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05项,并参与修订了钢琴国家标准。
“疫情三年,让我们跟不少客户失联了,时间越久,重新建立联系的需求就越迫切。”海天研究院院长高世权说。制造无边界,对海天集团来说,“走出去”是必由之路。如今,海天集团正加快脚步参加展会、对接客商,却也遭遇不少难题
“再艰难、再焦虑,企业也要坚持走出去。”王数以及同行的当地干部一边认真地记录着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一边给企业打气。他们告诉企业负责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新政策,对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是巨大激励。
王数也透露:今年,宁波将结合发展实际,加快建设崇尚创新、投入多元、机制高效、氛围浓郁的新时代全域全链开放创新生态,“等到具体政策出台,我们第一时间送上门。”
当年调研中,习同志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并围绕“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引导推动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作出具体部署。
“这些重要论述,精辟深刻、契合实际,在当下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数感慨道。
如何让企业创新“盆景”变成“风景”,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2021年起,宁波聚焦汽车、新材料等重点标志性产业链,部署了12家创新联合体,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世界创新资源协同破题”模式,由科技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一起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由海天研究院牵头的塑料注射成型装备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就是这里面之一。高世权和记者说,“只用了两年时间,在液压传动、数控技术等产业链企业配合下,我们就取得了高端注塑机伺服控制管理系统等尖端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创新少不了高校院所。针对宁波高端创新资源先天不足的尴尬,近年来,宁波大手笔引进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甬江科创区。2022年,宁波完成技术交易额515.9亿元,较上年增长61.5%。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即使终端需求依然偏弱,经济仍在复苏的当下,宁波企业依然呈现出勇于创新、敢于投入的良好势头。
面对诸多因素带来的市场震荡,今年前两个月,宁波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和14.1%,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眼下,海天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的高端数字控制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加紧建设,这个“灯塔工厂”将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海伦钢琴也主动求变,启动了“智能钢琴教室”项目,斥资4000多万元,联合中央音乐学院,独立设计开发多媒体教材教案,融入卡通元素,让孩子在欢乐中轻松学钢琴,培育钢琴教育新模式。
在同企业座谈时,宁波市科技局党员干部带来一个好消息:海天集团此前反映的“希望开通智能装备领域专利审查确权快速通道”,有关部门已在协调落实。一旦开通,将大幅度缩短发明专利审批周期,为公司能够带来便利。
“创新不是喊口号,企业要坚持创新投入,政府也要优化服务,静待花开。”王数透露,宁波正在谋划出台一系列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政策、新举措,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来源: 浙江日报 撰稿:刘乐平 周松华 翁云骞 共享联盟·北仑 谢挺 鲁勇辛 通讯员 责编:俞舒珺审核:张渊